做过对俄贸易的朋友,估计都有过类似的头疼:物流成本像块大石头,压得利润喘不过气。海运价忽高忽低,空运舱位抢不到,稍微多点货,运费账单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。
总有人说“对俄物流就是烧钱”,但接触过安德雷的人都知道:这里面藏着不少省钱门道,用对了,运费真能降一大截。
小批量发货也能蹭“批发价”?拼箱这招太灵了
不少做对俄贸易的企业,每次发货量不算特别大,三五柜、十来柜的样子。以前总觉得铁路物流是“大货专属”,小批量单独发车,成本高得吓人——毕竟火车跑一趟的基础成本摆在那儿,摊到少量货物上,单价自然低不了。
安德雷的思路挺有意思:拼箱。
简单说就是“凑单”:把好几家企业的货凑成一整列专列再发车。你发3柜,他发5柜,我发12柜,凑满了一起走。这样一来,单柜的运费能比单独发低很多。
道理其实也很简单:火车跑一趟的油费、人工费是固定的,多装几家的货,成本平摊下来,每家承担的费用自然就降了。以前觉得“小批量不配享优惠”,现在才发现,拼箱能让小单也蹭上“批发价”。
运费像过山车?签个长期协议,稳了
最让人闹心的,莫过于运费“没谱”。今天问的价,过两天就变了,涨个三成五成的都不新鲜。报价天天变,成本算不清,签合同都没底气。
安德雷有个办法:长期协议。
他们跟铁路公司、货代合作了很多年,量大自然能拿到好价格。企业跟他们签个长期协议,运费就定死在一个合理区间,不管市场上怎么疯涨,都能按协议价走。
不少企业试过之后都说:“签了协议,总算不用天天盯着报价单了。市场涨得再凶,自己的成本也稳得住,省下来的精力,能多琢磨琢磨怎么拓市场。”
最后一公里别被“薅羊毛”,边境仓往前挪一步就行
货物到了俄罗斯边境,往往还有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坑:找当地物流配送,要么要价高,要么时效没保证,明明货都到门口了,却卡在最后一步多花钱。
安德雷在俄罗斯边境设了自己的仓库,就解决了这个问题。货到了先存在边境仓,攒到一定量,统一安排大车往莫斯科、圣彼得堡这些主要城市送。相当于从“零散送货”变成“集中配送”,一趟车拉十几家的货,每家分摊的运费自然就少了。
以前边境到市区的配送费能占总运费的一多半,现在这么一调整,这部分成本能砍掉不少。
写在最后:
其实对俄物流不是天生就贵,关键是有没有找对“省劲”的法子。安德雷这些思路,说白了就是把零散的成本“打包优化”,让每一分运费都花在刀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