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每年进口的冻品数量就得按百万吨来算;很多人为了追求口感,对鲜活类水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,进口数量也是不断增长。
不过进口水产品时,要注意的事项可多了,要是没搞清楚检疫要求,可能货物到港口了也进不来;也要了解当时的关税政策,否则容易计算错成本;也要检查好冷链,一旦温度上升海鲜就容易腐烂发臭,不能再食用了。不过别担心,本篇文章就带你们了解水产品进口报关的全流程,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。
进口前的关键准备工作
资质证件得备齐
想做进口水产品生意,得把该有的资质都办妥当。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是第一步,在海关总署的 “互联网 + 海关” 平台上就能办,按照要求填信息、传资料,不算难。
要是进口的是活水产品,像帝王蟹、龙虾这类,那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就得提前申请。这证可不能临时抱佛脚,得提前留出足够时间。还有,国外的生产企业必须在咱们国家海关注册备案,不然他们的产品根本进不来,这一点千万不能忘。
供应商选对才靠谱
找国外供应商,可不能只看价格。得查查他们有没有 HACCP、EU 这些权威认证,这能从侧面看出他们的生产管理水平咋样。签采购合同的时候,可得睁大眼睛,质量标准要写具体,冷链运输的温度要求、时间节点都不能含糊。万一出了问题,索赔条款就是你的 “护身符”。
政策合规是底线
中国允许进口的水产品都有目录,还有检疫准入的国家和企业名单,这些在海关总署官网都能查到,花点时间查查总没错。特别是进口冻品,新冠病毒检测的要求老在变,得紧跟着政策走,不然货到了港口,因为检测不符合要求被扣下,损失可就大了。
水产品进口报关全流程详解
国际运输有讲究
国际运输这一环,冷链管理是头等大事。海运或空运的冷冻柜,不是随便选的,得根据产品特性定好温控要求,全程的温度记录都得保存好。
鲜活水产品更娇气,运输方式很特殊,有的用暂养水箱,有的得充氧包装,就是为了保证到港时还活蹦乱跳的。到港前,提单、卫生证书、原产地证这些物流单据得准备齐全,缺一样都可能耽误事儿。
报关申报要细致
报关申报时,单证准备可不能马虎。卫生证、兽医证、检测报告、装箱单、发票这些都是必须的。HS 编码归类也得准,冻品、鲜活、加工类水产品的 HS 编码不一样,弄错了可能影响关税税率,还可能被海关核查。
海关审价也是个关键点,可别想着低报价能省钱,一旦被核查出来,不光要补税,还可能影响企业信用。如实申报,提供真实的成交价格证明,这才是稳妥的做法。
检验检疫严把关
海关现场查验,会重点看包装完好不、标签规范不、温度记录达标不。之后还会抽样送实验室检测,微生物、重金属、药残这些项目都得过关。
要是检验不合格,处理方式有好几种,退运、销毁或者整改,具体看问题严重程度。所以,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,才能避免这些麻烦。
税费计算与放行
关税和增值税的税率,得根据具体产品和原产地来算。有些国家和中国签了自贸协定,从这些国家进口水产品,可能享受优惠关税,这得提前了解清楚。
冻品和鲜活水产品的税费也不一样,计算的时候别弄混了。缴完费,海关放行后,提货和冷链仓储安排得跟上,确保产品一直处在合适的储存环境里。
成本优化与风险管理
降低成本有妙招
想合法降低进口成本,办法还是有的。比如利用自贸协定的优惠政策,只要符合条件,就能少缴不少关税。集中采购也能降成本,量大了,供应商给的价格可能更优惠,运输成本也能摊薄。
冷链物流成本控制,拼柜和整柜各有各的好处。货量少的时候拼柜划算,货量大的时候整柜更合适,得根据实际情况选。
风险防范不能少
购买货运保险很有必要,万一运输途中出了意外,保险能帮你减少损失。建立稳定的进口供应链也很重要,和靠谱的供应商、物流商长期合作,能减少很多不确定的麻烦。
选稳定可靠的国外供应商,得多考察、多沟通,别光看表面。长期进口的话,合规化管理是基础,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,及时关注政策变化,才能走得长远。
水产品进口行业机遇和挑战都有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市场需求还会不断增长。只要把每个环节都做扎实,就能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。记住,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,做好充分准备,才能在进口水产品的生意场上顺顺利利。